[典源] 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“夏,四月戊午,晉侯使呂相絕秦。”
?。鄣淞x] 我國自古以來,就十分重視與鄰國友好。難怪《左傳》上說:“親仁善鄰,國之寶也。”而“呂相絕秦”,是晉、秦外交史上,記述最詳?shù)囊淮瓮饨换顒?。這次外交活動,不僅有其歷史意義,而且亦有其現(xiàn)實意義。
?。鄣鋵崳? 東周春秋之際,晉居河東,秦居河西,是山水相接的鄰邦。自晉獻、秦穆以來,兩國關(guān)系就譜寫下“秦晉之好”的光輝篇章。迨至秦桓公之時,秦、晉睦鄰友好出現(xiàn)了裂縫,上一年(前579年)簽訂的“夾河之盟”,第二年就成了一張廢紙,發(fā)生了一些令親者痛、仇者快的事情?;诖耍瑫x侯派遣呂相去斷絕和秦國的外交關(guān)系。呂相對秦王說:“過去我國的獻公,同貴國的穆公友好,為了加深友好,締結(jié)婚姻,結(jié)下了秦晉之好。不幸,天禍晉國,重耳奔走齊國,夷吾逃亡粱國。獻公逝世,穆公不忘舊好,成全了惠公,又輔佐了文公。這是兩國百姓皆知的。之后,文公逝世,秦國乘機偷襲鄭國,引發(fā)兩國在崤山兵戎相見。我主大度,釋放了秦國三帥。秦卻以德報怨,侵我王官,禍我城郊。”呂相這樣有理有據(jù)的訴說,直說的秦王啞口無言,回心轉(zhuǎn)意,兩國重結(jié)友好,才凱旋而歸。